7月25日,由齐鲁晚报・齐鲁壹点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(济南市中心医院)联合推出的《中心好医声》健康科普直播栏目正式开播。首期节目邀请内分泌科副主任董振华医生作为嘉宾,为观众解析健康减重的奥秘,覆盖从纠正流行的减重误区到科学减重原则的多个方面。董医生将通过饮食和运动方案的介绍,以及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,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如何实现健康减重。
在直播过程中,董振华首先强调,碳水化合物并非“洪水猛兽”。很多流行的减重误区如“断碳”或单一饮食(如仅食用水果、蔬菜或鸡胸肉)虽然看似有效,实际上却隐藏着健康风险。董医生指出,单一食物无法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。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可能导致身体缺乏能量,从而引发酮症风险;而只吃蔬果则可能造成蛋白质不足,负面影响肌肉合成,从而导致代谢率降低,不利于减重。因此,选择优质碳水如粗粮、五色米、玉米和南瓜等尤为重要。
此外,董医生还提醒,判断是否需要减重应综合考虑多个指标,而不仅仅依靠BMI。BMI超过24-28属于超重,28以上则为肥胖,但并非唯一标准;关注腰围(男性超90厘米、女性超85厘米)和肌脂比(高脂肪、低骨骼肌时需优先增肌)也是关键。特殊人群如运动员和老年人的减重方法也应有所不同,运动员肌肉含量高,不需减重;而老年人的减重指征更宽松,重点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。
董医生指出,“减下去又反弹”是许多人在减重过程中面临的困境。健康减重应遵循几个原则,首先不要追求快速减重,每月减重6-10斤(每周0.5-1斤)较为合理。过快的减重速度可能导致新陈代谢降低与皮肤松弛。同时,也不可仅关注体重,而应重视体成分的变化,如骨骼肌的增加和腰围的缩小。长期坚持均衡饮食与规律运动,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是减重成功的关键,远离短期极端的减重方式。核心在于创造“能量缺口”,即保持每日热量摄入低于消耗,同时保证营养均衡,而非盲目节食。
在饮食方面,董振华推荐“211餐盘法”:餐盘一半为蔬菜,四分之一为优质蛋白(如鱼和鸡胸肉),四分之一为优质碳水(粗粮和南瓜)。每日碳水占比应为40%-50%,通过合理搭配蛋白质和脂肪来控制热量,维持代谢。在运动方面,根据不同人群制定相应方案:体重较重的人群可选择游泳、无负重的水中运动,并逐步增加训练强度;而体重较轻者则需结合有氧和抗阻训练,避免低效运动。
另外,董医生还提到,睡眠和情绪对体重的影响同样显著。睡眠不足(少于7小时)可能导致饥饿激素增加,诱发暴食;情绪的焦虑和抑郁也可能导致“情绪饥饿型肥胖”。因此,建议保证7-8小时的睡眠,并通过沟通和心理咨询来调节情绪。对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,减重时需警惕低血糖及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,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。
作为医院减重中心的负责人,董振华介绍,该中心依托多学科团队(MDT),涵盖内分泌科、外科、营养科和中医科,提供全方位干预。西医方面精准评估代谢率,制定个性化饮食与运动方案;中医则通过辩证施治,利用针灸和草药调理。此外,特色技术如肠菌移植也可帮助调整肠道菌群,提升减重效果。董医生表示,中心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减重方案,“总有一款适合你”。如需咨询,可以通过济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预约就诊,科学减重,守护健康,关注3499拉斯维加斯,体验更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。
专家简介:董振华,医学博士,副主任医师,硕士研究生导师,济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。曾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进行学术交流,是济南市青年技术骨干。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委员,山东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委等职务,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糖尿病相关领域。曾主持多项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,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。